第17屆亞洲航空論壇專家表示,東協和亞洲必須在全球風暴中做出更多努力。

第17屆亞洲航空論壇專家表示,東協和亞洲必須在全球風暴中做出更多努力。

  • 新加坡,2025年8月5日——隨著世界努力應對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、日益瓦解的規則秩序以及經濟碎片化,東盟和亞洲必須做出更多努力——而且必須攜手並進。新加坡能夠而且應該在應對風險和抓住機會方面發揮主導作用。這是第17屆東協和亞洲論壇(AAF)傳達的關鍵訊息。該論壇由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(SIIA)主辦,並包含亞洲經濟政策理事會(ACEP)第四次會議。
  • AAF以「全球未來與未來挑戰」為主題,聚集了約300 名駐新加坡的企業領導人,與主要政策制定者討論該地區如何應對當今複雜的挑戰。
  • 東協秘書長高金浩博士閣下在東協戰略方向的主旨對話中強調,在不斷變化的全球格局中,東協的核心地位亟待加強。他表示:“東盟一直是地區和平的基石。在應對複雜挑戰的過程中,我們必須保持敏捷、充滿希望和前瞻性。我們的核心地位和團結必須始終是我們前進的指南針。”
  • 在亞洲論壇的特別對話環節中,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•維文博士評論了新加坡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世界,尤其是在美國政策變化(尤其是解放日)的背景下。他表示,新加坡的框架包含三個「R」 ——支持國際組織的「改革」、加倍推進東協「區域主義」以及「增強」新加坡自身的競爭力。
  • 印尼貿易部副部長迪亞•羅羅•埃斯蒂•維迪亞•普特里 (Dyah Roro Esti Widya Putri) 女士在談到東盟的經濟轉型和區域合作的必要性(例如推進貿易和綠色能源夥伴關係)時 強調了創新在推動可持續增長方面的作用——這一觀點在整個論壇上得到了廣泛回應。
  • 為了聚焦這些理念,AAF邀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演講嘉賓——從潛在投資者到政府代表和金融機構——共同探討了柔佛-新加坡經濟特區的現實合作。他們也探討了共享能源和氣候解決方案,包括區域碳市場和東協電網,強調了公私合作夥伴關係如何幫助東協實現其淨零目標。
  • 在東協航空論壇(AAF)舉行的ACEP閉門會議上,來自韓國和東協主要經濟體的官員和專家強調,需要創新和改革來釋放該地區新的成長源。此次會議也標誌著東協-韓國對話夥伴關係建立35週年。
  •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主席西蒙•鄭副教授表示:“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,東盟必須大膽創新。隨著全球秩序的轉變,東盟電網和柔佛-新加坡經濟特區等務實的區域舉措可以成為雙贏的解決方案,既能增強我們的經濟實力,又能拉近本地區的聯繫。”